2018年的X如甲醛房事件后,甲醛儼然成為了室內污染物里的“頭號殺手”。濃度超標,輕則咽喉不適、惡心嘔吐,重則肺氣腫甚至死亡;濃度不超標,每次吸入微量甲醛、積少成多,也可能會讓你頭痛、失眠、植物神經紊亂。一時之間,不知道有多少新鮮柚子皮和大蒜,被爸媽塞進了暗無天日的抽屜、衣柜和床底。甚至還有人,直接把新家裝成了綠蘿品種展覽會現場。
但是!這些基本都是“無效除醛”!真正有效、高效的除醛手段就下面三種——自然通風、新風系統和空氣凈化器,這三者當中,空氣凈化器,無疑是最方便省事的選擇。
2021年,我們在市面上能看到的凈化器品牌和產品,多如牛毛,到底該怎么選呢?
“最嚴國標”的發布直接給我們畫好了考試重點——潔凈空氣輸出比率CADR值和累積凈化量CCM值。
根據這兩個指標要求,我們在一眾新、老品牌的空氣凈化器中,選擇了四款價位接近、但CADR值各不相同的選手——Blueair 7440i、飛利浦AC3836、科沃斯AIRBOT ANDY PRO 和舒樂氏KJ-760F-A02。
它們能否應對全屋除醛、除顆粒物任務呢?極果君做了一組實驗,結果只有一位選手,最終成功通關,它是誰呢?心急的同學可以打開下方視頻、先睹為快!
國標描述空氣凈化器凈化能力的兩大參數——CADR值和CCM值,是我們選擇產品的硬指標。
對應甲醛和顆粒物兩大污染,我們總共要比較四個參數,顆粒物CADR值方面,四臺機器的排名是舒樂氏>科沃斯>飛利浦>Blueair;而在甲醛CADR值方面,舒樂氏還是第一,科沃斯和飛利浦交換了一下排名,Blueair依舊躺在最后。
不過,這四款價位在中高端的機器,顆粒物CCM值和甲醛CCM值都是P4和F4,使用壽命都相當長,值回票價還是有希望的。
當然了,這樣的參數表現,和它們的濾網關系密切??諝鈨艋鞯臑V網,一般是由初級濾網+HEPA濾網+活性炭三兄弟組成的,初級濾網負責過濾灰塵、毛發等,HEPA濾網負責過濾顆粒物 ,活性炭則負責捕捉甲醛。
初級濾網,大家都沒什么差別,你唯一需要考慮的就是,濾網面積太小,清理的頻率可能就會比較高。
HEPA濾網的等級,理論上代表著其過濾效率和過濾精細顆粒物的能力。這四個選手中,Blueair和科沃斯用的都是H13-HEPA濾網,舒樂氏用的是H12-HEPA濾網,相對來講,效率更低、不能凈化更小的顆粒物。
飛利浦的濾網等級和材料,產品說明書、國家衛健委備案、淘寶旗艦店客服以及官方電話客服都沒有透露。
當然了,各家都會在濾網上整點活、創點新,以提高產品的凈化能力,這點在除醛上表現地最明顯。
活性炭,靠譜又安全,是多數空氣凈化器廠商都比較愛用的除醛材料。像這次參賽的Blueair選手、科沃斯選手和飛利浦選手,都選擇了它。
巧了!這三家還都對濾網中使用的活性炭進行了改性處理,進一步提高了活性炭的容污量和反應速度。
舒樂氏風格不太一樣,濾網中只含有極少數的改性活性炭,起除醛作用的,主要是復合濾網里的紫晶分子催化材料和紫外線燈。
雖然舒樂氏用的是SiO2,而傳統光催化分解甲醛技術用的TiO2,但是它們殊途同歸,走的都是催化材料+UV燈聯合施法、將甲醛拆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路子。?
順便說一嘴,傳統的光催化分解甲醛方案由于反應速度慢、有紫外線泄露風險,已經被不少空氣凈化器放棄了。至于舒樂氏的這個改頭換面版方案除醛效率如何,還得看實驗效果。
當然了,最后,除了材質,你還需要重點關注一點——用量。這點很好看出來,稱一稱、量一量,誰是“大哥”一目了然。
從我們的測量結果來看,舒樂氏體積最大、用料最扎實,科沃斯憑借重量和厚度位列第二,飛利浦第三,Blueair位列最后一名。
綜合材質檢驗關和稱重測量關的結果,在濾網方面,極果君給這四臺凈化器的濾網最終打分排名為:科沃斯>舒樂氏≈Blueair>過分神秘的飛利浦。
基本參數看過了,就可以開始摸底考了!不過傳統的實驗室測試,空間小、阻礙少,和家具多、空氣流通不暢的真家,有一定差別,想想自己在家吃碗螺螄粉,要開多久窗,才能把味兒散出去。
所以,極果君選了一個120平的三居大House作為實驗場地,這次,咱就圖個真實體驗。
在一系列灑污染、測數值、凈化、測數值、放風的重復操作之后,我們獲得了四款凈化器在馬力全開的情況下面對顆粒物和甲醛的“凈化考試成績”,同樣把它們整理成了表格。
1.顆粒物凈化實測
在顆粒物凈化環節,能看到,固定凈化時,舒樂氏和科沃斯以20分鐘殲滅全屋煙霧的成績并列第一,緊隨其后的是Blueair,表現最差的飛利浦,用了30分鐘才將同樣量級的煙霧一網打盡。
舒樂氏的表現與它的高CADR值非常相符,科沃斯、Blueair和飛利浦的表現和CADR值略有出入。
這種出入,在科沃斯動起來時,更為明顯??莆炙怪挥昧?6分鐘,就將全屋的煙霧就“吸”沒了。
其實,從這個實驗中,已經能看出,“長了腿”的空氣凈化器——科沃斯空氣凈化機器人,有點東西。
2.甲醛凈化實測
重頭戲——甲醛凈化環節,耗時最多,失敗也最多。
噴漆、指甲油、福爾馬林溶液等等,我們嘗試了各種各樣的污染物和各種各樣的污染手段。最開始,我們想要通過現場切割復合板的方式,提高“實驗室”內的甲醛濃度,但因為濃度難以掌握、無法控制變量,加上鋸末太多,很難清理等因素,方案被PASS了;
接著我們又想到了噴漆,在木板上噴漆,可以控制噴漆量、清理也很方便,但是在嘗試了幾種油漆之后,卻發現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一個一百多平的三室一廳,墻面重刷一遍大概才能達到理想的污染濃度。
經過反復的失敗,我們最終找到了一個比較“理想”的污染物——標準甲醛水溶液,通過加熱揮發,我們終于得到了污染濃度足夠高、可以用于凈化實測的房間。
我們測試了一個小時真實戶型的甲醛凈化效果,并分別記錄了四臺產品的除醛差值:在同樣的時間內,科沃斯的除醛差值最高,舒樂氏緊隨其后,飛利浦和Blueair幾乎一樣。
而通過前面參數可知,舒樂氏的甲醛標稱CADR值是科沃斯的1.6倍多,但科沃斯憑借移動特性和扎實密封的5層活性炭,依舊獲得了最高的凈化效率,在凈化全屋空氣時更有優勢。
另外,其實科沃斯還是第一家拿到全屋除醛認證證書的廠商,它通過了中國家電院的權威測試,證明了其移動凈化與固定凈化的產品相比,效率更高,幾乎是固定凈化效率的2倍。
而這,正是我們將科沃斯拉進這場測評的目的合上了。
最初面對這臺空氣凈化機器人,極果君也是有些摸不到頭腦:一臺定價五六千塊的空氣凈化器,底下加激光避障移動設計,但CADR值卻沒有做到大幾百,這技能樹是不是點得有點歪?
經過這次測試,我們可以肯定地說,技能沒歪!自主移動,確實能讓空氣凈化器的凈化表現更好。
3.微生物凈化力PK顆粒物和甲醛之外,微生物也是凈化力考察重點。凈化微生物主流手段有兩種——紫外線和負離子,科沃斯選擇了前者,Blueair選擇了后者,舒樂氏兩個都兼容了。
這些都是濾網之外的功夫,有效期長,靠譜,但是!有紫外線、負離子和臭氧泄露的風險。
在用的時候,盡量不要離得太近。飛利浦不太一樣,它選擇了更安全、但是有效期更短的方案——在濾網上加入NanoKill強氧消毒因子。
綜合多輪對比,科沃斯的綜合表現算是最好的,實測吸附甲醛和顆粒物速度較快,分解甲醛、殺滅微生物方面也沒什么短板;舒樂氏分解甲醛的能力我們在測試前非常擔憂,但實測表現十分優秀,固定凈化表現是幾臺凈化器里最好的;飛利浦凈化實測次于前兩者,但稍強于Blueair;凈化微生物方面,Blueair要略強于抗菌濾網使用時長有限的飛利浦。
除了凈化表現,日常的使用體驗也應該列入空氣凈化器的打分項。噪音表現,是列入國標的重要“考點”。這方面,四臺凈化器都沒拉胯,全部都有著符合CADR值的噪音表現,都在國家標準劃定的噪音范圍之內。
睡眠檔噪音,四款機器發出的噪音都在35dB左右,幾不可聞;而在開啟自動擋和高速凈化檔位時,Blueair噪音控制最好,舒樂氏和科沃斯則是正常發揮,噪音都在不打擾工作的聲響范圍內;飛利浦是有點吵的那一位,開啟最高凈化檔位后,噪音突破了70大關。
智能化控制,是智能互聯時代家電產品必備的技能。但很遺憾,這四款產品中還是有一款沒有配備APP的漏網之魚——舒樂氏A02,除它之外,其他三臺凈化器都有配套的手機APP。
在開始講功能之前,請允許我將“界面最清爽獎”頒發給Blueair,雖然它的內頁顏值不夠高,但是它里面沒有商城!沒有信息流推薦!一個本本分分的PLUS版“遙控器”,它做到了!基礎功能,各家都做了,而且做得都比較到位。
特色功能方面,各花入各眼,極果君覺得它們都有做的不錯的地方。Blueair有空氣質量曲線圖,能直觀地對比展示室內不同時段的空氣質量對比。
科沃斯有全屋空氣質量地圖,在實際使用時參考價值比較高;有設定好的新屋除醛和限定區域凈化等模式和功能,家里老人不懂怎么設置空氣凈化器時,這種功能就很適用了,遠程就可以遙控室內凈化;語音播報功能,對老人和小孩也很友好;還有室外空氣質量提醒開關窗功能,考慮到了自然通風和凈化器凈化的結合。
飛利浦則有根據個性化問卷結果對產品進行設置調節的功能,和預過濾網清洗單獨提醒的功能。?總的來說,這個部分,科沃斯相對比較有優勢,Blueair和飛利浦表現差強人意,舒樂氏則有些過分偏科——噪音控制水平牛但沒有APP。
綜合來看,傳統的空氣凈化器,CADR值和CCM值并沒有出現扎堆高數據的情況。有些產品選擇了針對小房間,把重點放在了在消毒或除醛方面上, CADR值相對沒那么高,比如Blueair 7440i和飛利浦AC3836。
有些產品則專注于大空間,塊頭更大、CADR值更高,比如舒樂氏A02。
新入局的科沃斯空氣凈化機器人,在凈化實測中表現優越,移動凈化效率是真高,適合用來凈化全屋,而且交互邏輯簡單,需要主動操心的少,值得其他凈化器學習借鑒的。
并且科沃斯是行業首家通過全屋除醛認證的,主打的移動除醛也通過了中國家電院測試。
在這次測試中,首次將行業評測標準擴大到81m3的大空間進行測試,且整個測試環境被分隔為多個房間來模擬實際家居空間布局,測試方法更加貼合真實使用場景。最后,全屋凈化效果上,科沃斯的移動凈化效率遠高于固定凈化的兩倍!
正因為這項測試,讓科沃斯一舉拿下全屋除醛資格證書。
不過移動,也給凈化器的設計劃定了范圍和局限。為了靈活地在房間的各種家具之間穿梭,凈化器就不能太高、體積也不能太大,由于增加了電池、地圖規劃和3D避障等模塊,機器當中留給凈化器濾芯和風機的空間進一步被壓縮,在這種限制之下,科沃斯AIRBOT ANDY PRO平衡得還是相對不錯的。
唉,這么看,空氣凈化器行業還是挺卷的,有特色、且好用的產品層出不窮。如果某些老廠商一味擠牙膏,那面對大刀闊斧的新廠商,結局自然一目了然。說回到選凈化器上,最后一波劃重點!
綜合來看,這個價位的凈化器,在凈化方面,基本沒短板了,只有個別選手存在翻車風險。你需要做的就是對應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
如果你有個大House,想給全家都安排上干凈的空氣,那么大CADR值空氣凈化器和可移動空氣凈化機器人,就是你的菜,根據我們的實測,顯然后者更能滿足你“一臺頂多臺”的愿望,而前者,你可能需要多買幾臺或者平時多挪動。
而如果你愿意一間房放一臺,那么就根據面積對應CADR值選擇,能夠應對PM2.5、甲醛和微生物的任意一臺就ok。
總的來說,在全屋凈化場景中,四位選手中,綜合表現最好、全屋凈化效率最高的是科沃斯,固定凈化能力最強的是舒樂氏,噪音控制最好的是Blueair,飛利浦各方面都差強人意,但是沒什么突出優勢。
不知道大家都是如何規劃全屋空氣凈化的,更傾向于哪個產品呢?不妨在評論區嘮一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