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水木公
來源|極果編輯部
說到勞斯萊斯相信大部分人肯定會想起雙R標志和手工打造的歡慶女神像,有生之年能擁有一輛勞斯萊斯一直都是許多人(極果君也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就在前不久,作為豪華燃油汽車天花板品牌的勞斯萊斯,正式宣布了旗下首款純電動車閃靈(Spectre)將正式進行道路測試。
除此之外勞斯萊斯官方還宣布自2030年起將不再從事內燃機車型的生產及銷售,換言之以后就只有“電動大勞”了。
什么“電動大勞",這不純純做夢新素材嗎?就讓極果君帶大家一起盤一盤這臺閃靈到底還有哪些特點吧。
作為勞斯萊斯歷史性開端的全新產品,閃靈的基礎定位是一臺雙門純電跑車。
總的看下來這臺閃靈確實依舊是“勞味十足”,雖然是純電跑車,閃靈的造型和勞斯萊斯魅影有幾分相似,整體的姿態還是端莊優雅而又富含力量。
視角移到側面,后開車門的設計,使得車門的開合角度更大,乘客上車更方便。輕量化的低風阻輪圈,造型戰斗感十足。
勞斯萊斯經典的“帕特農神廟式”的前進氣格柵在電動車上不再會有實際的作用,但是這一標志性設計預計依舊會保留在新車上。
當然,在未來的電動時代,歡慶女神也依舊會高傲的佇立在車頭中央,繼續彰顯勞斯萊斯車主的尊貴身份。
該全新車型在全球范圍內的路試里程將累計長達250萬公里,相當于一輛勞斯萊斯行駛400年的總里程。如果閃靈真的能頂住如此嚴苛的路試,那真的是能達到“一車傳三代,人走車還在”的效果了。
可惜的是,閃靈目前還沒有展示內飾設計、智能化配置,也未透露三電系統、動力參數以及續航信息。新車預計在2023年正式上市,目前在勞斯萊斯英國官網,已經開啟了Spectre的預訂排隊渠道。
雖然閃靈是勞斯萊斯旗下打算量產的第一臺電動車,但其實在它之前還有兩位“老大哥”電動車早就給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勞斯萊斯推出電動車并不是心血來潮,而是很久之前就開始做準備了。早在2011年勞斯萊斯就發布了102 EX概念車,該車是第七代幻影的電動版本概念車。
102 EX(又名幻影 EE)沿用幻影的鋁合金車身結構,NCM鋰離子電池組及兩組電機被放置在后方副車架。
兩組電機與具有整合型差速器的單速傳動系統相連接,兩組電機輸出的扭矩峰值可達800Nm,足以媲美勞斯萊斯V12發動機所產生的動力。零百加速約為8秒,急速160km/h(電子限速,理論極速可達200km/h以上)。
102 EX所采用的71kWh電池組還是當時容量最大的家用電動車電池,重量高達640kg,能以338V直流方式輸出。三個獨立充電器共同充電,需要8小時才能把電池充滿。
此外,102 EX還配備第四個充電器——電磁感應充電器,當時這是用作測試無線充電技術而特別配備。
礙于八年前的技術限制,當年的豪華車消費者對電動車型并不感興趣?;糜癊E從未計劃量產,而是作為“試驗平臺”,供車主、貴賓、媒體和車迷體驗電力驅動的駕駛樂趣,與工程師分享想法。
之后的時間里,勞斯萊斯還出過一臺代號為103 EX的純電概念車。
103 EX的造型奇特,極果君看到它的前輪遮罩,第一反應就聯想到了蝙蝠俠的蝙蝠戰車,第二反應就是這輛車是不是因為沒辦法減速帶所以才沒量產(不是)。
整個103 EX的車體采用了一種富有質感的青色涂裝,車輛輪轂部分也被包裹起來,僅有懸掛部分與前輪連接,輪轂中央則是勞斯萊斯標志性的雙R標。輪轂鋼面有一半被蓋住,這樣是為了符合空氣動力學設計。
另外,前輪靠近駕駛室一側的空間可以打開,旁邊也有雙R標,打開后,兩個印有勞斯萊斯定制行李箱會被緩緩推出,車上人員完全不需要彎腰就能拿起這兩個行李箱,行李箱的輪子上也是勞斯萊斯的雙R標。
乘客上車過程類似于上中世紀馬車,完全不需要彎腰,車門以及頂部的玻璃頂棚會緩緩打開,同時,踏板也會緩緩推出。
車輛的駕駛室里的絲綢沙發就出現在我們眼前。車的地板部分采用的是手織羊毛地毯,車門內里則是使用的望加錫木。車門的紋理清晰,條紋分明。
駕駛室部分并沒有方向盤,整車支持無人駕駛。勞斯萊斯作為豪華車輛的代表,他們的初衷就不是駕駛,畢竟坐勞斯萊斯的大部分情況都有專門的司機負責駕駛,而無人駕駛顯然更符合他們的理念。
車輛啟動后,駕駛室的屏幕上會展開由星芒組成的勞斯萊斯女神Eleanor,當然,人工智能的名字也叫Eleanor,車輛啟動后AI可以利用現有的數據進行路徑規劃行程安排,如果行程因為路況不佳而延誤,Eleanor還可以自動撥打電話告知可能晚點到。
從量產閃靈開始,勞斯萊斯將進入電動化時代,到本世紀末所有產品都將實現電動化,勞斯萊斯作為豪華汽車的代名詞,他的新能源車型總是給人帶來無窮的驚喜和遐想,就是不知道閃靈會不會和他的燃油車兄弟們一樣,讓人高攀不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