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前段時間IDC發布了2021年第二季度的中國無線耳機市場季度跟蹤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的真無線耳機市場出貨量達到了3625萬臺。說明真無線耳機市場這塊蛋糕目前依舊吃香,很多企業也開始進一步朝著主動降噪等方向繼續推陳出新。但要說體驗,市面的各種真無線耳機就明顯參差不齊。為了探尋真無線耳機的體驗上限,我入手了時隔2年再度升級的索尼WF-1000XM4真無線降噪耳機??纯茨芊窀淖儾糠钟脩魧o線耳機的固有成見。
設計,依舊很索尼
作為一枚眼光挑剔的設計從業者,首先就被其撕掉封套后的包裝所吸引,據悉這是索尼開發的一種可持續性紙質材料“原生混合材料”,由竹子、甘蔗纖維和消費后再生紙制成。不同于以前那種環保再生紙的軟榻感,WF-1000XM4的包裝材料無論從視覺觀感和觸感都給人一種既環保又有質感的的初印象。
這個精致的環保盒子內除了機子、說明書、Type-C電源線外,還額外提供兩對不同尺寸的耳套,保證各種人群的最佳入耳體驗。
索尼WF-1000XM4真無線降噪耳機有兩款配色,深邃的黑色版其實也挺有質感和商務風,但這個灰白色版本(官方稱為鉑金銀)更讓我眼前一亮。相對于上一代,這次的WF-1000XM4完全沒當小迭代,充電盒也做了全新設計,體積更為小巧。正面的全新指示燈醒目又不突兀。
在有磨砂感的高級灰充電盒頂部除了印有索尼LOGO,并無其它裝飾。這燙金色的LOGO也正好點綴提亮了巖灰的充電盒,多了些品質感。
索尼的產品設計永遠不會讓人失望,用顯微鏡放大充電盒表面細節,可見到灰色的外殼還有細碎隨機點綴,豐富外殼的質感和觀感,SONY這個燙金LOGO放大之后,里面的質感細節豐富的令人驚喜,邊緣也依舊細致。
耳機充電盒底部印有相關型號參數,可以看到這款產地是馬來西亞。前面說過這個充電盒的手感相當不錯,作為出行EDC,我經常會拿在手里把玩,這其中也得益于底部大弧度的包邊,當底部貼著掌心握持就會有極佳的手感。
得益于索尼自研的V1集成處理器和藍牙5.2,使充電盒加耳機的最長可提供約36小時的續航,而且還支持快充,耳機充電約5分鐘就可供約60分鐘的使用時長。
作為旗艦級別的定位,索尼WF-1000XM4這款耳機自然也支持無線充電,只要家里的無線充電墊是Qi標準都能支持。剛好我家里幾個房間和工作室桌上都有無線充電墊,多數時候都把這個充電盒放在上面。幾周下來,都沒用過一次數據線充電,可以說它讓我不再有用電焦慮。
不怕一萬,只怕萬一。有次去外地,在路上發現充電盒快沒電了,趁著間隙,我直接用自己手機的反向無線充電,一樣可以給支持無線充電的索尼WF-1000XM4耳機應急充電,可以說這才是真正全方位的無線耳機。
除了做工一如既往的有所追求外,可以說在WF-1000XM4幾乎看不到前代的影子,從充電盒到里面這耳機都做了新設計,再次回歸圓潤造型,與官網圖片不同,我認為這是為數不多的實物更漂亮的產品,無論是耳套、耳機外輪廓、以及那個點睛的金色裝飾拾音孔,都貫穿了圓弧設計語言,相當有辨識度。體積方面也比上代有著進一步的收縮。
在耳機頂部還有另一枚麥克風拾音孔。注意,在這個拾音孔邊上,索尼還給它加了一圈細小的金邊,對設計細節的執著追求,這很索尼。
耳機內面印有左右標識,有個細節設計,只有右邊R標識是紅色,左邊L是灰色,所以佩戴時候直接瞄一眼顏色就能區分,不用瞇眼細看。在金屬觸點的另一側有檢測佩戴狀態的紅外距離傳感器。再邊緣的一個細小開孔為泄壓調音孔。
默認裝配的是綠色耳套,也就是M號,一般我們亞洲人身形,用默認的M號或者附帶S號就足夠了。
這幅耳機的耳塞套內部帶顏色區分大小的是硅膠材質,可以牢固的連接耳機,而外層則是一種名為聚氨酯的泡沫材料,具有慢回彈的特性,可以很好的填充耳套間隙,是能提供更好的佩戴體驗。關于佩戴,我有在網上刷到一些說佩戴不舒服,可能是沒戴對吧,哈哈。在這里也提醒一下大家,佩戴前最好先捏一捏耳塞,再戴進耳朵里,同時戴進去之后還可以上下旋轉擰一擰,讓耳機在耳道里慢慢膨脹,這樣耳機與耳道的適配度會更高。
這次索尼WF-1000XM4上還引入了骨傳導傳感器。相比傳統的空氣拾音,它可以更好的區分開說話聲和環境聲。結合麥克風波束成形技術,將內置的4麥克風與傳感器結合在一起,能提供更清晰的通話語音,一改以往的無線耳機通話渣體驗。
索尼在產品的研發上非常注重用戶的交互體驗細節,比如說這次引入的智能免摘功能——當你戴著耳機放歌,臨時需要對身邊人進行談話溝通時,不用像往常一樣需要先手動暫停播放音樂,或者摘下耳機,只要你開口說話,耳機會自動識別,同時停止播放聲音,是一個提升效率的懶人功能。當然你們也不用擔心誤觸發問題,可通過APP調整靈敏度。
APP,功能夠豐富
使用WF-1000XM4前需要下載索尼的無線耳機APP“Headphones”來連接耳機,進行更好的適配使用。作為一個設計師,看到這APP的第一印象就是索尼工程師開發的APP相當正規,并沒有亂用自定義空間,最大程度地遵循了Android的設計規范。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它的自適應聲音控制功能。啟用后,它能自動監測用戶的活動狀態和地點,并自動切換預設的降噪方案與環境聲,從而帶來更自然順暢的降噪體驗。
在這APP頂部很直觀的展示了耳機以及充電盒的狀態,這里需要注意一個細節,看到頂部的LDAC標志了吧,如果你的APP頂部不是顯示LDAC,而是SBC,那么需要在Android手機的對應藍牙連接設備里手動選擇更高品質的LDAC編碼。至少在現在,索尼研發的LDAC編碼協議都是能提供更高碼率和音質的首選項。繼續說回APP,在我看來,索尼這個APP里令我眼前一亮的除了自適應聲音控制和降噪級別控制外,就是這個360 Reality Audio,可以通過拍照分析你的耳朵,做出針對性的播放優化,讓音頻體驗更具沉浸感。
作為真無線降噪耳機,WF-1000XM4的APP里提供了豐富的環境音控制選項,除了關閉和啟用降噪外,還支持20級可調的環境聲音模式,也就是通透模式。對于惱人的風噪也有專門調節選項,可以說把降噪這點吃的很透。
不同于其它TWS耳機的APP,索尼這邊的設置選項相當豐富,基本囊括了主流TWS耳機的各種功能,而且左右耳的觸控調節選項也很豐富,支持單擊、雙擊、三擊、長按等觸發條件,甚至對于部分初次佩戴WF-1000XM4的用戶還提供了氣密度檢測選項,幫助你確定最佳尺寸的耳塞套??偟膩碚f,Headphones的實用性高于很多打開一次就不用的耳機APP。
聽感,打開新世界
原以為沒有多點支持的佩戴方式可能不那么牢固,但實際體驗并非如此,得益于聚氨酯的海綿耳塞套填充耳道,整體上耳飽滿充沛,入耳后的異物填充感沒有以往耳機那么強烈。提供更好的降噪和舒適的佩戴體驗。
交互方面,左耳點擊可以切換降噪和環境聲音、雙擊可以接聽和掛斷電話、單擊并長按可以臨時切換到通透模式以聽清外界聲音。右耳則默認單擊是播放和暫停、雙擊是下一首或者接打電話、三擊是上一首、單擊并繼續按著是啟動語音助手或拒接電話。對我自己來說,平時除了接打電話和聽歌操作外,用的最多的還是語音助手功能。
作為索尼第一款獲得Hi-Res Wireless小金標音質認證的真無線降噪耳機,我對它的聽感表現頗有期待,實際體驗也沒有令我失望。以播放齊豫的《船歌》為例,那種近場聆聽感強烈有氣勢,高音的人聲清亮,隨后響起的鼓聲敲打與低音吟唱的下潛有深度,低頻扎實有凝聚力但不緊,與人聲拉開的空間層次,結像自然,還原度高。這首歌伴了我很多年,每次聽都有不一樣的感受。但這是我第一次在TWS耳機上聽到那份久違的惆悵韻味和欲罷不能。
絕大部分的國產耳機的主動降噪功能真的就跟過家家似的,而且對聲音聽感這東西也沒有跑分軟件等工具來直觀呈現,這就讓很多被動降噪功能的耳機利用信息差吹噓自己的降噪有多好。但SONY對待降噪功能,顯然不是靠吹,而是實打實給了我驚喜,尤其是在家帶上耳機,不開音樂,只開降噪,窗外的道路嘈雜聲、屋內無葉風扇的呼呼聲、洗衣機和洗碗機運行中的噪音統統去無蹤。我也專門錄制了一段環境音轉為頻譜,來示意效果給大家一個形象理解,它的降噪程度就如此。我可以更加專注的處理眼前的事情。有些人驚訝于降噪開啟瞬間的安靜,但開啟一段時間會有不習慣感,那可以通過開啟環境聲音,適當調節級別來解決。
作為主動降噪耳機,它還有另一個用途,中午在工作室休息也可以帶著這副耳機只開降噪充當純隔音棉來使用,但沒有傳統隔音棉那么違和感,不會引起周圍的尷尬。需要聽清外界聲音時候只需要左耳單擊即可切換降噪模式。
我們這邊已經連續下了2周的雨了,天氣也愈發的涼。每次出門拿快遞都會通過一段露天道路,好幾次都忘了摘下耳機,直接帶著它淋了雨。但索尼WF-1000XM4耳機的IPX4防水級別似乎也無懼小雨的侵入。
篇末,一些小感想
如果需要吹毛求疵的話,就是這個耳機的耳機充電盒的磁吸力略強,家里妹紙之前抱怨拿出來不那么方便,但這樣一來卻也不必擔心耳機脫離的問題發生——我試過在開蓋下大力甩都沒能讓耳機脫離,即便意外掉落也不怕單獨甩出去。所以這個設計見仁見智。
這段時間的使用下來,說它是真無線耳機的體驗天花板也并不過分。索尼的匠心設計、自研的V1降噪處理器、高碼率的LDAC協議、方便的無線充電等亮點,讓這臺更全能的索尼WF-1000XM4真無線降噪耳機做到了同類產品之間的差異化。也拔高了真無線耳機的體驗上限。對如今泛濫同質化的真無線耳機市場也算是起到了一個正向示范,原來真無線耳機也可以做到這種程度,尤其適合對真無線耳機有高追求的用戶。而且,雙十一預售也馬上就要開啟,各大平臺都會有不小的給力折扣和補貼,多留意想必就能蹲到WF-1000XM4的好價。
本文作者極果見習體驗師:iArter